為何沒有人喜歡當壞人但總是有壞人?
昨天的報紙上,看到有讀者分享他在職場所遇到的人際關係,大意是說一開始進入公司總會遇到主動、善意的人,但是過了一陣子,善意的臉孔會從嘴巴與心底射出冷箭傷人;因此複雜的不是工作內容,往往是人際關係最讓人難以適應。因為這太符合我第一次打工經驗,也適用於身邊週遭人的理解,甚至讓我在夢裡都有「一開始最友善的人其實都是恐怖」的情節。
但追根究底,我算是沒有社會經驗的人,要在這裡大放厥詞說人與人要如何相處似乎有點過於天真自滿,加上我的朋友也不多,怎麼可能會對複雜、利益交織的社會人際關係有所金玉良言?
呃,說說想法總行吧?!
第一次打工無疑對我是震撼教育,時數長、休息時間短造成身體的疲憊讓再多的錢也沒辦法讓人開心下班。陌生的環境還要處理一堆芝麻綠豆的細節,因此熱心、不把你當陌生人的同事就成了迷惘大海裡最棒的漂浮木,因此工作的時間就在你聽他說其他同事的閒話、他說做什麼你就不會去做別的事情給填滿,但最危險的也是在這裡。作為newcomer,什麼都不熟悉就聽毫無判斷根據的閒話,只是讓自己掉入陷阱,因為你不會給別人也給自己一個認識彼此的機會;又,老鳥叫你做什麼就做的小媳婦心態,也可能因為太聽話而自己沒有費神去理解、思考,導致發生失誤時,對方可以在第一時間把過錯順理成章推到自己身上。(話說回來,我應該感謝那位傢伙讓我有機會認識人性的另一面)
這並不是說主動表達善意的人都有點險惡,而是說自己在面對建立人際關係時,給予誠意與尊重是必要的,但信任是需要時間「冷靜地」與對方互動;不落口舌閒話、不熱切立即建立人脈,給自己也給別人空間,我以為這樣才能讓工作歸工作,人際關係歸人際關係的方法。一想到國小、國中的派系遊戲如果還要在工作場域上演,我就覺得頭痛,應該是有個冷漠成熟的方式讓事情順利做好吧?我想這世界上並沒有一個使用善意的SOP或說明書,但若善意是一種在互動中被建構起來的表達方式,期望得到什麼應該不是它被建構的目的,而是善意如何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、合作甚至是關心的過程,協調工作與私人情緒...
好的,沒有社會經驗的人又把現實生活說得過於理想而自以為是(笑),不過這的確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,畢竟老姐與老友阿美多少因為職場的人際關係弄得灰頭土臉,但如果因為工作環境讓他們一點一點走向憤世忌俗的境界,那就更恐怖了!希望他們都能安然度過困境、處理各種狀況的發生,好好面對下一次的雞雞歪歪蠻橫不講理心胸狹隘之類的挑戰。
但追根究底,我算是沒有社會經驗的人,要在這裡大放厥詞說人與人要如何相處似乎有點過於天真自滿,加上我的朋友也不多,怎麼可能會對複雜、利益交織的社會人際關係有所金玉良言?
呃,說說想法總行吧?!
第一次打工無疑對我是震撼教育,時數長、休息時間短造成身體的疲憊讓再多的錢也沒辦法讓人開心下班。陌生的環境還要處理一堆芝麻綠豆的細節,因此熱心、不把你當陌生人的同事就成了迷惘大海裡最棒的漂浮木,因此工作的時間就在你聽他說其他同事的閒話、他說做什麼你就不會去做別的事情給填滿,但最危險的也是在這裡。作為newcomer,什麼都不熟悉就聽毫無判斷根據的閒話,只是讓自己掉入陷阱,因為你不會給別人也給自己一個認識彼此的機會;又,老鳥叫你做什麼就做的小媳婦心態,也可能因為太聽話而自己沒有費神去理解、思考,導致發生失誤時,對方可以在第一時間把過錯順理成章推到自己身上。(話說回來,我應該感謝那位傢伙讓我有機會認識人性的另一面)
這並不是說主動表達善意的人都有點險惡,而是說自己在面對建立人際關係時,給予誠意與尊重是必要的,但信任是需要時間「冷靜地」與對方互動;不落口舌閒話、不熱切立即建立人脈,給自己也給別人空間,我以為這樣才能讓工作歸工作,人際關係歸人際關係的方法。一想到國小、國中的派系遊戲如果還要在工作場域上演,我就覺得頭痛,應該是有個
好的,沒有社會經驗的人又把現實生活說得過於理想而自以為是(笑),不過這的確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,畢竟老姐與老友阿美多少因為職場的人際關係弄得灰頭土臉,
留言